— 精心打造永享阀门永享铜管永享不锈钢等优质产品
永享
13910510100/15990280358
 咨询热线:
 
网站首页>>正文
新闻动态
暖通空调配管施工指南:清洁干燥气密三原则,标准铜管与B1级保温材料选择
来源: | 作者:宁波永享 | 发布时间: 2025-03-01 | 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因为要考虑连接管的压力损失,所以泵和真空阀需要用内径至少 10mm 的铜管或者高真空橡胶软管来连接。对于 40 匹以上的机组系统,抽点不能小于 6 个。管径越细,抽空速度就越慢,最后能达到的真空度也就越差。当真空泵的功率增大时,相应的真空泵连接管径也应该增大,不然就达不到效果。


 

    最大长度、外与内最大落差、内与内落差、第一分歧到最远端长度

 

    室内、外机连接管的选配

 

    冷媒配管施工三原则:清洁,干燥,气密

 

    安装所需的材料标准

 

    铜管:

 

    1.采用去油脱磷无缝紫铜管。

 

    规格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GB/T 17791《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的要求。

 

    3.配管的壁厚和硬度必需满足表中的要求。

 

    4.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保温:

 

    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应该具备出厂时附带的合格证明以及质量方面的证明书。所使用的是具有 B1 级防火等级的泡沫橡塑绝热制品。

 

    安装所需工具:

 

    专业的安装工具能够保证铜管系统的气密性。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因为施工不良而导致设备出现冷媒泄漏的情况。进而影响到空调的日常使用。

 

    分支岐安装要求

 

    安装方法:

 

    1.应水平安装,分歧器前后应大于500mm的直管才能转弯。

 

    2.两个分歧器之间应大于的间距。

 

    管道加工工艺要求

 

    扩口时必须使用扩口器,严禁使用螺丝刀。在开始扩口之前,一定要先装上钠子。完成扩口后,要检查扩口表面的色泽是否均匀,形状是否圆整,确认没有“光环”,没有“快口”,更不能有裂痕。如果不符合要求,就需要从割管开始重新返工。

 

    铜管要胀管焊接

 

    存油弯

 

    1、回油弯的高度为10CM或者3-5倍铜管外径

 

    焊接铜管置换氮气的方法

 

    1、必须使用氮气保护焊;

 

    2、表压应在0.02MPa—0.05MPa;

 

    3、焊接后继续充入氮气保护直至冷却到常温;

 

    同时,配管焊接处距离弯曲部位的长度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小于管道的外径;二是不小于 100mm。

 

    配管的支撑要求

 

    1、配管管道必须做好支撑、固定、支撑距离为1.0-2.0m

 

    管道的吹洗

 

    1、配管焊接结束后,在与内、外机连接之前,进行管道吹洗;

 

    2、用干燥氮气将管道内的杂质与水分吹净;

 

    3、管道比较长时,应分段吹洗;

 

    用压力为 0.5MPa 的氮气。将管口用绝缘材料堵住。在升压过程中,该绝缘材料无法抵住压力。于是氮气快速释放。

 

    5、氮气喷射出用白纸检验吹洗是否干净,否则重复吹洗。

 

    气密性试验

 

    冷媒配管的保温

 

    管道保温

 

    1、防止凝露滴水、烫伤、减少热量的损失;

 

    2、保温材料具备隔热、阻燃、耐高温等特性;

 

    所有内机的冷媒配管需要保温,包括分歧管、接头、弯头等;所有外机的冷媒配管也需要保温,包括分歧管、接头、弯头等。有缝隙的地方必须粘贴好。

 

    4、气管和液管必须分开保温,同时注意不能紧压保温棉;

 

    保温材料需满足以下条件:在 20℃的情况下,其导热系数λ要小于或等于 0.040W/(m•K);湿阻因子要大于或等于 80。

 

    当铜管外径 D 小于等于 12.7mm 时,保温棉的厚度需大于等于 15mm;当铜管外径 D 大于 12.7mm 时,保温棉的厚度需大于等于 20mm。

 

    VRV空调系统冷媒管施工要求

 

    1.冷媒管道的选型

 

    空调系统对冷媒管道的清洁要求很高,同时其承压能力也很高。VRV 空调系统大多会选用 R410a 冷媒,并且冷媒管道通常会选用磷酸脱氧无缝铜管,对于管材的直径和厚度有着相应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管径在Φ22.2 以下的会使用盘管,而管径在Φ22.2 以上的则会使用直管,具体的尺寸要求如下:

 

    具体配管尺寸按照下游室内机容量指数进行选择:

 

    2.冷媒管道的施工

 

    2.1关于冷媒管的养护

 

    冷媒管送到现场后,对于直管和盘管而言,都需要确保其不变形且不折弯,同时要在两端口加盖盖子。

 

    2)冷媒管在未与室内机相连时应先进行封口。

 

    在冷媒管排管施工时,要把冷媒管的端口进行加盖处理,同时还要用塑料袋将其包裹好。

 

    2.2关于冷媒配管的管径尺寸和分支组件的选定

 

    1)根据室内机的布局来确定分支接头或分支端管的数量。

 

    冷媒配管的设计需从离室外机最远的室内机开始。要依据室内机的容量来明确其进出冷媒配管(气液管)的管径。并且要根据下游侧的室内机的总容量来挑选分支接头的规格。

 

    各分支接头的规格和配管管径,是由下游侧的室内机总容量来进行选定的。并且该管径不能超过室外机的气液管的管径。

 

    室内机和第一分支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是与室外机上的配管管径相同的。 室内机到第一分支接头这段配管的管径与室外机配管的管径保持一致。 室内机与第一分支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和室外机配管管径是一样的。

 

    记录下各气管和液管的管径以及长度,以便将来补充冷剂时使用。

 

    2.3关于冷媒配管的连接施工

 

    冷媒配管与分支接头(接头)进行连接:首先在分支接头上割出所需的管径尺寸,并且切割要在该管径的中心部位进行;接着清除切断部位的毛刺和金属粉末;然后将分支端管与分支接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焊接时必须做冲氮保护。

 

    分支接头能够垂直安装或者水平安装(角度可在±30°范围内)。分支接头的出入口侧(也就是分支端管)需要保留 50mm 及以上的直配管。倘若连接的室内机台数比分支端管的支管数少,那么未使用的支管就应当安装闭锁管。

 

    分支端管的各支管与冷媒配管进行连接时采用的是焊接方式。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当做好冲氮保护。

 

    4)冷媒配管应尽量保持水平安装。

 

    5)冷媒配管的吊架施工标准如下:

 

    3.冷媒管系统的冲洗

 

    冷媒管系统在安装施工时,难免会有杂质或垃圾进入其内部。若不将这些杂质或垃圾清理干净,就会对空调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损害,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和空调效果。所以,冷媒管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冲洗冷媒管系统。

 

    在氮气钢瓶上安装减压阀,接着用两根耐压软管来连接减压阀与表式分流器。其中一根耐压软管用于连接室外机的液管和表式分流器;另一根耐压软管,一头连接室外机的气管,另一头的管口则是空着的。

 

    一根液管连接着室外机,且与表式分流器相连;还有一根气管,一头连接着室外机,另一头管口处于空着的状态。用手掌或者其他物件将此空着的管口按住,接着打开氮气瓶的总阀门,让经过减压后的氮气压力提升到 0.5Mpa,然后迅速拿开按住管口的手或者其他物件,致使氮气能够从管口快速喷出,这样的过程就是一次冲洗。

 

    然后多次重复冲洗动作,进行反复冲洗。每次冲刷时,在管口放置一块干净的布,让氮气喷在布上,接着检查布面上的情况,一直到布面上没有杂质/垃圾,且不再出现潮湿为止,此时冲洗才算完成。

 

    4.冷媒管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冷媒管系统冲洗完毕后需进行气密性试验,也就是俗称的试压。气密性试验包含试压、检漏以及抽真空这几个部分。其目的在于检验并保证系统中各焊接点以及其他连接点的密封性良好,这样就能确保在系统抽空以及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和水分不会进入系统,同时冷媒和冷冻油也不会外泄。

 

    确认上述部件都不漏后,再进行管路的连接。

 

    4.1系统试压

 

    在保压时,压力传感器必须被隔离。

 

    向系统充入高纯氮气,在充入氮气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减压阀和压力表,且压力表的量程要满足要求。要先从高压端向系统内充氮气,不能先从低压端向系统内充。这样能使系统内压力升至 1.3Mpa 以上,但不要超过 1.6Mpa。

 

    充入氮气后,高低压侧的压力得以平衡,其最终值处于 1.2Mpa 之上且在 1.6Mpa 之下。

 

    在系统的低压回气管路,也就是机组的吸气侧,要充入氮气,其压力为 1.2Mpa 至 1.6Mpa 之间。

 

    在系统的高压出气管路,也就是机组排气侧,将 2.0Mpa 至 2.4Mpa 的氮气充入其中。接着观测压力值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试压的起止时间,并且要让压力保持 24 小时以上。

 

    7)对系统从液侧、气侧慢慢地进行加压:

 

    8)如有压力降的检查方法:

 

    当系统存在多个分支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分段试压。当管路较长时,也需要对系统进行分段试压。这样做可以将检测的范围尽可能地缩小,从而提高试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4.2系统检漏

 

    系统进行充氮气保压试验时,需使用肥皂水对焊点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泄漏;同时也要用肥皂水对阀门等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泄漏。

 

    如果发现压力有变化,但是用肥皂水检查却没有发现问题,那么就应该向系统中充入氟利昂,然后使用检漏仪来进行检漏。

 

    发现漏点进行补焊之后,要依据第一项中的试压规定再次进行试压检漏。

 

    4.3系统抽真空

 

    确认系统没有漏点并且符合要求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抽真空操作了。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必须被隔离。

 

    打开机组的排气阀接口,将系统内的高压氮气放出。接着打开机组的吸气阀接口,继续放出系统内的高压氮气。然后关闭机组的排气阀接口。最后关闭机组的吸气阀接口。

 

    将真空泵通过抽空管与机组的高低压接口相连接。接着打开真空泵的开关,同时打开机组的排气阀接口以及吸气阀接口。随后开始对系统实施抽真空的操作。

 

    观察压力表的数值,一直观察到压力降到 0 。接着向系统充注氟利昂,充注到压力上升至 0.2Mpa 。

 

    再次进行抽真空操作,一直抽到压力降到 67pa 为止。接着记录抽真空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以及最终的压力值。之后保持这个真空状态 12 小时,然后进行检查。真空压力(压力值通过真空计来获取,真空计应精确到微米汞柱)在 133pa 以下,就表示真空度合格。抽真空结束后,要先关闭机组的排气阀接口和吸气阀接口,然后再关闭真空泵。

 

    5)如真空度不合格需重复以上动作至合格为止。

 

    因为要考虑连接管的压力损失,所以泵和真空阀需要用内径至少 10mm 的铜管或者高真空橡胶软管来连接。对于 40 匹以上的机组系统,抽点不能小于 6 个。管径越细,抽空速度就越慢,最后能达到的真空度也就越差。当真空泵的功率增大时,相应的真空泵连接管径也应该增大,不然就达不到效果。

 

    真空泵的抽空能力需不小于 4L/S。对于 40 匹及以上的机组系统,一定要使用具备新鲜油且为优质高真空度的双级真空泵。

 

    第一次抽真空之后到第二次抽真空之前,要安装吸气过滤器的滤芯以及液管干燥过滤器的滤芯,并且绝对不可以提前安装滤芯。

 

    气密实验结束后,将室外机液管侧的压力表保留下来。系统要保持在 38kg/cm2 以上。然后可以向系统内充注氟利昂。


客服中心
Hotline / 热线电话
咨询热线:13910510100
Hours / 服务时间
9:00 AM - 18:00 PM